高原气象
    主页 > 期刊导读 >

年高原气象论文发表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1 引言

众所周知,一座耸立在平原上的孤立山体使过山气流受阻,其山前气流或被迫爬升或被迫绕流,其山后气流也被迫下沉;高耸的山体表面受热多,更易成云致雨,故山区还成为当地孤立的“热岛”和“湿岛”,这些是山地对当地气流及天气气候的动力和热力影响。于是山地气象学这一大气科学分支学科应运而生。横亘在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东西长约3 000km,南北宽约1 500km,平均高度约4.5km,这一巨大的山体屏障对我国、亚洲,乃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天气气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在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就形成了独特多变的降水气候区系。不仅高原地区自成一独立的地理及气候单元,盛行高寒的高山气候;它还是亚洲中南部全球最大的降水气候分水岭:它分隔开其南部和东部全球典型的南亚及东亚季风气候区,还分隔开其北侧和西侧的中纬度中蒙及中亚干旱气候区。我国是多山国家,更因有全球最高、面积次大的青藏高原山体,所以,在我国特称山地气象学为“青藏高原气象学”。

我国高原气象学研究由叶笃正等前辈于1950年代初开创,而后,1974年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原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前身);1990年代中国气象局也建立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则是两个高原气象的专业性研究机构。

《高原气象》创刊于1982年,由原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主办。该刊旨在及时反映和交流高原地区的天气学、气候学和大气环流、寒旱区陆面过程观测和参数化、大气雷暴电、数值预报和模拟,以及高原地形对周边及遥远处大气环流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和进展。如今已是而立之年,30年来在首届主编高由禧院士和历任所长的关心下,在汤懋苍、罗四维等八届主编和编委会及编辑部成员的努力下和在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下,该刊已在广大读者中赢得了较好的声誉,早在1992年已入选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当时排名第56位。2010年在国内14种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其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三。

《高原气象》自创刊以来,随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寒旱所)的发展而成长[1-4],《高原气象》编辑部的金培荣等[5-6]和倪建红[7]也曾从文献计量分析角度作了部分统计分析和回顾。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以往的分析进行了补充,并针对《高原气象》30年所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学科分布、研究热点和学科影响力等问题进行了总体回顾与评价,这对总结高原气象研究的宏观发展状态,总结以往的经验,凝练今后的科学目标,改进研究方法和策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文献资源的获取和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源的获取

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进行《高原气象》期刊发表文献检索。1982-2011年间共检索到该刊文献2 713篇,因为学术研究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学术思想系统化和社会化的基本手段,经过筛选,剔除所有的短讯、会议介绍、投稿须知、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介绍等文献,仅保留学术研究论文。这样,共得到学术研究论文2 673篇。对于文献被引用情况,中文部分使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9]的引用数据,外文部分使用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ISI WOS)的引用数据[10],这里仅分析被CSCD和ISI刊引用的情况。

2.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法是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的统计结果是研究领域发展的动态结果,可为研究领域的判断提供依据[11]。

将检索得到的2 673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论文题目、作者、研究单位和资助基金来源等有关信息并加以量化。

3 结果分析

3.1 论文数量的年际分布

据CNKI提供的数据源,《高原气象》自1982年创刊以来,论文发表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增速明显。从发文数量的年际变化上看,2000年以前波动较小、增幅缓慢,年文献量在60篇左右,2002年以后基本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近2年每年达到190篇左右(图1)。发表文章数明显增多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1)该刊自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发文量自然增长了50%左右;(2)该刊的影响因子高,与《大气科学》、《气象学报》一起稳居中国大气科学中文期刊前三名,在气象学界具有较高影响力,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优秀稿件;(3)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大量创新成果集中涌现;(4)业务部门对于成果产出与鉴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