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三焦之质用候脉病方药考

三焦,又名三关、玉海水道、中清之府、中渎之腑、孤独之腑、孤腑、外腑,上焦名三管,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因其存疑颇多而使后世医家探讨争议不休,三焦经不在此论中。

1 三焦的形质

人有五脏六腑,五脏各有一腑,三焦亦是一腑,合为六腑。人又有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十一经,心主包络之脉为一经,心主与三焦为表里,合为十二经,战国时期秦越人谓三焦与心主俱有名无形[1]。然《内经》言三焦为腑,又名曰器[2],其有实物可知。秦越人作《难经》以《内经》为要旨,不会不知。盖其言三焦无形,非指其没有物质形态,而是指其包含众多,无固定规则的形状。三,《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语》:人三为众,女三为粲,兽三为群。三为众多的意思。焦,古作膲,《康熙字典》:膲即焦,指中医的三焦。《廣韵》:人之三焦,又去声,肉不满也。《淮南子·天文训》:是以月虚而鱼脑减,月死而蠃(lou)蛖(bang)膲。肉不满者,视同脂膜类。三膲是由多个膲组成的腑,如膏肓、膜原、肌膜、筋膜、脂膜、腹膜、胸膜、脏膜、腑膜等的统称。膜则有形,其于人身中无处不在,又相对独立的一个庞大的膜网系统。

三焦为膜说,隐含于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灵枢经》[3]。《灵枢经·本藏》:“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三焦亦如膀胱一样以膜为质,宋代医学家陈无择[4]曰“三焦者,有脂膜如手大,正与膀胱相对”。晚清医学家唐容川[5]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指出“三焦,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唐、宋人不知膲形,以为有名而无象。不知《内经》明言焦理纵者,焦理横者。焦有文理,岂得谓其无象?”《伤寒论浅注补正》中明确了三焦的膜网结构,三焦即是油网,根发于肾系,有内外之分。由肾系生于胁下的两大板油,中生腹肉之网油,连小肠、大肠、膀胱,又上生肝膈,连胆系,由肝膈生胸前的膜膈,循肋腔内为一层白膜,上至肺系,连于心,为心包络,又上为咽喉,此三焦腑在内的形质。从内透出筋膜之外,是生肥肉,肥肉内瘦肉外一层网膜,有纹理,为营卫外来之路,名曰腠理,是三焦在表的形质。三焦是油膜,而膜网上的膏油,则属脾。之后,清末医学家张寿甫进一步证明了三焦为脂膜学说[6],提出心下膈膜及连络心肺之脂膜即上焦,包脾络胃之脂膜即中焦,包肾络肠之脂膜即为下焦。肥肉瘦肉间之膜为半表半里之膜;与皮肤相连之膜,为在表腠理之膜,均为三焦之膜。三焦之膜有横有纵,上焦膈膜旁连四围,其纹理独横,余膜纹理大致皆纵。以上三位医学家均明确指出三焦是脂膜或油膜,脂膜即是油膜。综上三焦是膜网,且有纹理的纵横,有内外之别,上中下之分,其在人体分布之广,联系之紧密,沟通上下内外,无有出其右者,故称之为孤腑,实乃人体最大之腑,最大的膜网系统。

2 三焦的功能

2.1 三焦为原气运行终始及道路

秦越人对三焦和原气的关系及重要性论述颇为详尽,其谓:原者,三焦之尊号也。三焦为气之终始。故三焦运行的气称之为原气,而生气之源是三焦之原(焦原),谓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一名守邪之神[1]。三焦是原气行使之道,上行而生中气,中气者,脾胃主之,中气足,则肺气足,而生宗气。所以原气起始于焦原,上生中气和宗气,故三焦主通行三气,历经五藏六腑和十二经脉,其所留止之处为五脏六腑之俞和十二经之原穴,沟通上下左右内外,无处不达。各脏腑之气,也通过三焦而发生着相互表里和相生相克的作用。是故焦原充足,三焦通畅,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2.2 三焦为相火运行系统

焦者,火也。脏腑五行中,唯火有二,曰君火和相火。三焦属火,为火腑,其火为相火,发于肾系命门(焦原),上与心包相表里,为胆之子。君火和相火在五行的圆运动中相互转化。相火燔灼力大,唯水气可封藏相火,水中相火是木气之根。木气上升而浮,则生君火,君火经金气的收敛沉于水中,经水的封藏化为相火。三焦是油膜,三焦内有焦原之相火、心包之相火、胆之相火。三焦内水火具足,便生原气。相火与原气一样运行于三焦分布上下内外,为人体提供热能。相火宜降,相火燔灼不藏,则外泄上逆。相火外泄一分,原气即会减少一分[7]。三焦系统内相火与水呈现既济相合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