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主页 > 综合新闻 >

印度国产直升机不敢轻易上高原:非要等到八月

自6月中旬“加勒万河谷事件”爆发以来,印度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向边境地区疯狂增兵,再加上大批武器和物资的运输,这导致仅有15架“支奴干”的印度空军压力大增。在这样的前提下,印度首款国产轻型通用直升机LUH不得不加快研发进度。按照印度LiveFistDefence网站的报道,印度空军计划在8月在边境地区的锡亚琴冰川高原地区对LUH进行最终测试。从2016年年首飞至今,LUH已经进行了多次飞行测试。按照一些军事专家的推测,印度军方之所以将LUH的最终测试定在8月而不是当下,很有可能是考虑到锡亚琴冰川高原地区的天气状况。很显然,直到目前为止,就连印度人自己也对LUH在高原恶劣环境下的飞行能力毫无自信。


由于地缘政治的关系,印度着眼于高原作战需求一直非常注重对军用直升机的引进。印度空军现役就拥有米-17和“支奴干”两款重型直升机,甚至可以吊装轻型火炮到高原地区。不过,由于这些直升机无法进行夜间山地作战,印度军方不得不长期依赖于两种老式轻型直升机:“猎豹”(法制SA315B“美洲驼”仿制版)和Chetak(SA316B“云雀III”的仿制版)。相对来说,这两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款直升机尽管载荷量超低(最多1吨物资或四、五名人员),但由于能够飞上还被6000米的高原前线哨所,因此一直在超期服役。当然,考虑到高原作战的任务需求量陡增,印度也开始着手研发国产轻型通用直升机,LUH就是其中的代表。


根据负责研发LUH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官方资料显示,LUH作为一款3吨级单发轻型直升机,与很早服役的另一款印度国产直升机“北极星”极为相似,甚至可以说就是“北极星”的缩小版本(“北极星”属于双发4吨级直升机)。从载荷能力来看,官方给出的数据是6人或2吨物资。从LUH的大小和造型来看,它应当不具备吊装物资的能力,仅仅依靠内部货舱运输。在动力系统方面,它装备了一台法制 “阿迪丹1”涡轴发动机,单机功率为800KW,这也同样是“北极星”直升机的标配发动机。


由于LUH是印度军方为高原作战量身设计的直升机,飞行高度的参赛格外引人关注。按照印度Zee新闻网站在2018年12月的报道显示,LUH第3架原型机在完成首飞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对外公布的LUH飞行高度为6000米。当然,经过了近两年完善设计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目前宣布LUH飞行高度已经达到了6500米,完全可以飞上锡亚琴冰川等高原地区。


尽管说印度方面对LUH的各项性能十分看好,但外界对于它的评价和使用前景却并不乐观。因为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内部系统,LUH与“名声在外”的“北极星”直升机都太相像了,简直就是孪生兄弟,而“北极星”除了在印度空军内部称为不折不扣的“飞行棺材”之外,还把厄运带到了海外。曾经厄瓜多尔就一口气购买了7架“北极星”,但在几年之内就摔掉了4架。如今,LUH即将服役,自然让外界浮想联翩。


按照印度军方此前公布的采购计划,印度陆军和海军都对LUH十分看好,初步制定的采购总数高达186架(其中印度陆军采购126架)。不过,即便全数装备这批LUH直升机,印度军方在轻型高原运输直升机采购一项还有多达200架的缺口。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军方已经提前做好了决定,在俄罗斯完成技术授权的前提下,会在本土组装生产卡-226轻型直升机。不过,按照《印度时报》的报道,尽管印俄双方早在2015年就达成了卡-226直升机的合作协议,但负责组装生产的印度HAL工厂耗费5年之久,至今尚未生产出一架成品机。或许,LUH直升机也会因祸得福,在未来收获印度军方更多的订单了。(舍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