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迪庆新气象」雪域高原唱响民族团结进
这里,雪山上雄鹰展翅,草甸中牛羊成群,田地里青稞低垂。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
这里是迪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而今,迪庆实现整州脱贫,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各族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描绘了建设新时代新迪庆、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民族团结新画卷。
一只木碗的故事:各民族手工艺大师“联名”出品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有一种独特的藏族手工艺品,不仅是藏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更成为汉藏文化交流的桥梁,这就是奔子栏木碗。
为了让木碗走出迪庆,走向世界,迪庆州非物质文华遗产传承人益西在2004年创办了奔子栏镇残疾人手工艺制品厂,先后雇佣一百多人,其中大多数为残疾人,其中还有五保户、建档立卡户,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报酬,实现自我价值。
木碗厂发展壮大后,益西本着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原则,积极与其他民族手工艺大师交流沟通,邀请成都土漆工艺大师、贵州苗族银器工艺大师、维西傈僳族木制品手工艺传承人,设计出以金色木碗和糌粑盒为代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系列新产品,参展在上海旅游推荐会、民博会、芒康艺术节,并获得人们的喜爱。
而今,益西的产品远销海内外,小小的木碗和糌粑盒已经成为民族间交流交融的桥梁和纽带。
在迪庆,还有很多像益西一样的民族手工艺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不断努力让本民族文化更具包容性,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个博物馆的故事:红色基因融入各民族血脉
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北侧,一座博物馆格外引人注意。在藏族风格的主体建筑上,一块牌匾正讲述着那一段民族团结、军民融合的红色历史。
迪庆州红军长征博物馆是一座在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上新建起来的一个陈列馆。前身为1984年7月1日开馆的“中甸县红军长征纪念馆”,后于2007年进行提升改造,在扩建展厅、征集和复制大量红军革命文物后重新开馆。
免费开放参观后,红军长征博物馆参观量逐年攀升,2019年参观人数达42万人次。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成为了全州群众接受红色文化专题教育的实践“大课堂”。
多年来,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把红色基因融进血脉,并将之深深扎根雪域高原,成为了迪庆香格里拉面向国内外游客和各族群众宣传迪庆红色历史文化,展示迪庆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睦、守望相助、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窗口和阵地。
一个社区的故事:各族群众一家人
金龙社区是香格里拉市月光古城独克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传承着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金龙居民。以藏族为主6个民族群众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和谐共存。
走进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并肩奔小康”“同心共筑中国梦”等标语;社区LED大屏上,播放着民族团结相关的视频;在阅览室里,“兴盛番族”横幅被放在最显眼处,阅览室按照古老、奋进、美好、文明、和谐、团结、祥和七个主题,展示了金龙社区各方面发展成就;阅览室摆放着图书、报纸杂志,积极引导居民开展读书活动,提升文化素质。
金龙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恩德生介绍,为方便各族群众生活,升级改造了社区综合楼、篮球场等,社区综合楼内含社区综合办公室、党支部活动室、书画室、农家书屋、计生宣传室等,各种文娱康乐设施一应俱全,生活在金龙社区的各族群众有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