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为了破译青藏高原气候密码 他们拼了
在青藏高原,有一支检测天气和气候的科研队伍。历经近35年,他们终于建成了首个“青藏高原地气水热交换立体综合观测研究平台”,并于近日正式启用。 .该平台收集的第一手数据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未来开展青藏高原和全球天气气候研究。
7月18日,一架热通量遥感无人机从敦煌戈壁起飞,进入高空采集大气观测数据。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18个科研单位的100余人组成。科考队启动了以“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为主题的第二次青藏科考。行程超过公里,足迹贯穿青藏高原主要地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区。是观测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能量和水分交换的核心区。 8月11日,科考队抵达终点昌都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台。经测试,微波辐射计和大气边界层塔台均运行正常。天文台落成。 “青藏高原地气水热交换立体综合观测平台”正式启动。
马耀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of Sciences:
当时经济条件有限,我们先建了7个站。去年,经过艰苦努力,科学审查新建站11座,即18座。基本涵盖了青藏高原的各种地貌特征。他们填补了每个不存在的地方的空白。
青藏高原的地表特征极其复杂。大面积的山区、高山草甸、高原沙漠、湖泊、冰川等,每种地貌都有完全不同的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卫星遥感等方法存在数据误差大等无法克服的缺点,迫切需要在典型地表上构建综合观测系统。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马耀明:
其实原始模型不准确的原因是世界上再好的气候模型,在高原上都行不通,因为它不知道各种地形和特征下的具体数值是多少。
198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对地气相互作用进行观测研究。几乎与此同时,我国于1987年在祁连山脚下的河西走廊开展了“黑河实验”,拉开了我国观测地气相互作用的序幕。 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上旬,随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实施,科考队克服了困难。在水汽通道等地新建了11个观测站,基本覆盖了青藏高原最典型的地表类型。
Nam Co 是青藏高原第二大湖。实际湖面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一直是研究空白。为此,科考队近年来先后在湖心孤岛上建设了自动气象站和大气边界层塔。高原恶劣的生态环境使他们多次经受生死考验。
马维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of Sciences:
当时没有重型机械,节段装好后,又用滑轮吊起来,节段是人工安装的。三名科考队员在湖边工作时,风太大了。我们的十米塔没有被挡住。原本是绑着的,后来被吹倒了。所幸人员安全没有受到影响。
南错天文台建成后,科考队终于第一次、第一次收集到青藏高原湖面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实际数据测量了青藏高原湖泊蒸发的空间分布。同时,它颠覆了对湖面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传统认知。
马维强,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
在研究地-气或陆-气相互作用时,经常忽略湖-气相互作用。一般认为水表是一个黑体,能量以全吸收和全反射的方式进来。但我们也发现,这个湖其实在水面有反照率。当时它很小,只有十分之几,但确实如此。但是,卫星获得的数量与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数量仍然存在差异。如果误差很大,结果将是不可靠的。
据报道,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考察启动以来,每一支科考队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党组,在“世界屋脊”上建设战斗堡垒。只有陆气互动科考队以2/3的党员为党员,在这次科考中起到了表率和带头作用。
谢志鹏,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后,中国人科学院:
我从阿里日图(站)收集了数据,发现仪器没有问题,所以我们离开了。但一路上,我们用手机远程查了资料,发现有一个变量不正常。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卡是否正常,但是不能轻易放过这个小问题。即使走了六十到七十公里,我们还是要回去。现在是中午 12 点返回狮泉河。点,这一天的整个行程将近1200公里。即使我们知道前方的道路,无论多么困难,我们也必须确保我们的观测数据的质量。